新站更新文章啟事

因為本站圖片內存容量不足,無法上載圖片,由即日起本站停止更新文章,並在新開設的「生活如歌B站」,繼續更新文章。謝謝關注!

連接B站地址,請點擊﹕https://clarawongec2023.wordpress.com/

新兼職駐診

新兼職駐診

八月初起,週二、週六兩個早上去廣田駐診。

事源第五波前,鄧先生邀請我到他打理的藥店駐診。鄧先生與我相識十年多,當時我在顯徑藥店駐診,他是大掌櫃。後來我離開顯徑店,到美林駐診,半年後才在灣仔開設和生,一年後和生又搬到佐敦現址,至今也有九年了。

鄧先生在我離職後不久,先後在多間藥店當掌櫃,每次都邀請我去幫手。但我當時初初創立和生,事務繁多,又是一腳踢,所以只好回絕。之後到我有時間,又到了其他藥店駐診,跟他總是緣慳,直至第五波前,他邀我到他沙田主理的藥店幫診,不到數月,我又因接了香島的推拿課,需要每周騰出兩天共十六小時授課,確實無暇兼顧,便對他說,等課程完結後再回藥店。然後第五波到來,他又轉職到現在的廣田藥店。

廣田藥店八月開業,他六月已找我,邀我去駐診,他盛意拳拳,我又有空,就不便推辭,眨眼間,已經在那邊工作四個月,短短數月間,又經歷過幾番人事變遷,就暫且不表了……

我算一下,自己的行醫生涯,因為很多時候是同時期駐診兩至三間藥店或診所,所以,真是「工作經驗」非常豐富。

單是藥店有﹕顯徑成豐、美林(忘了名字哈)、九龍灣百草、土瓜灣X藥堂(老闆克扣我工資,我姑且隱惡揚善)、佐敦片仔癀、水泉澳龍成、還有現在廣田的藥店。

至於任職過的全職/兼職診所也不少(診所還是不要留全名吧),例如旺角紅X、北角X生堂、新蒲岡慈X、大窩口XX中心、SK Point、太子廣X堂、油麻地精X薈,砲台山濟X,上環X草等,當中有些可能已經不存在了。離職之後仍有來往的同事,共有五人。

第一是顯徑大掌櫃鄧先生,他與我投緣,我離職後我們仍保持聯絡,疫情前每隔一兩個月他就出佐敦請我飲茶,還時不時會着我去他工作的藥店幫手。

第二位是最初工作診所廣X堂的林姑娘,她跟我住處相近,收工時常常一起走路回家,所以較熟稔,最近一次聯絡是大概年多前,她轉到油麻地工作,帶了一位新同事來探我,並一起飲茶。

第三位是美林老闆林先生,我離職後他一直叫我回去幫手,我實在沒時間,回絕後不好意思,介紹老同學方先生去幫他,方生在他那裏工作了兩年多,直到疫情前。林生肩肘有舊患,復發時會出來佐敦找我做治療。

第四位是美林的幫櫃曾生。第五位是顯徑、美林下午駐診的黃醫師。後二者偶爾會約出來一起晚飯,但已經數年未見了。

Advertisement

近期歌單

李昇基去年成立的創作公司Human Made剛開展了首個項目--與主廚劉勇旭合作的「餐桌音樂會」 (Table Concert),打頭炮的《重返》是我最喜歡的曲目之一。這首《重返》唱回自己的作品,但跟原曲味道卻不一樣,羨慕了,這聲線和風格的變化能力……

這曲原來的七分鐘MV版我很喜歡,女主是少女時期的金裕貞,故事清新,拍得意味悠長 , 是我的老歌單……

估計Human Made大概是每周發一首曲,概念是餐桌跟歌唱結合,好友相聚吃吃喝喝唱唱歌,走輕鬆、隨意的風格路線,是不錯的嘗試。上周發的這首,《I’ll forget you》,近日聽得較多,搖滾風。李昇基唱歌,不單唱得好聽,而且唱得好看,從身體語言及表情展現出歌手對唱歌的虔誠和投入──因為歌手真心享受唱歌,所以觀眾才會共情,跟他一起沉浸其中──華衣美服,勁歌熱舞是錦上添花,但不是必須的,能夠帶觀眾進入並真切經歷到他歌曲的感情世界,才是作為歌手的真正魅力。

李昇基是老天爺賞飯吃的,俗氣地說,就是被天使吻過的嗓音,而且現場演唱極具魅力。近幾年他似乎把工作重心放在綜藝,退役後就只出過一張專輯。幸好在綜藝節目中,他不吝獻聲。例如這集《家師傅》特輯中跟《被禁止的愛》原唱者金京浩合唱的三首曲,充分展現搖滾唱風的實力,前陣子一直反復看,現場氣氛熱烈沸騰,大愛!李昇基高中時是玩搖滾樂的,自組的樂隊,因為一次表演,被李仙姬發掘,成為李的徒弟 (也是唯一的徒弟)。李仙姬認為搖滾樂比較傷嗓子,建議他改唱抒情民謠。

說起李仙姬,本來對她沒有什麼印象,只知道她是韓國國寶歌手。近日搜一下她的作品,竟然發現了一首我多年前很喜歡的歌《姻緣》,原唱者原來就是她!《姻緣》是電影《王的男人》的主題曲,這是十多年前的歌曲,我曾放在喜愛的韓曲歌單中,但一直不知道主唱者是她……

李仙姬一直有出專輯,這首《To J》是李仙姬的成名作,多年前被劉美君改編過。李昇基翻唱老師的作品,唱出完全不同的風格,無論表情、身體語言、聲線、演繹方式,都具有自己的東西,這場表演,可說非常「甜美」──感嘆一下,二十來歲的李昇基雖然包包臉(我其實好喜歡他的包包臉哈哈),但真是一道行走的青春,自帶喜感,可愛到家了。

來有這首《刺》也是師徒同台合唱。

這是消音版, 但畫面放大了, 不太自然~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__tm_-q1Lk&list=WL&index=95

https://youtu.be/R__tm_-q1Lk?list=RDR__tm_-q1Lk

最近常聽還有這首,《I Believe》,也是出自《家師傅》特輯。李昇基跟原唱者(兼作詞人) 申升勛合唱──慨嘆!美好的聲音具有治癒力,足以洗滌人心,經過音樂洗禮,心情心境煥然一新。

還有李昇基這首出道作品《因為是我的女人》,我也好喜歡。原本的MV也拍得非常棒。《家師傅》有一集邀請文素利做嘉賓,她,化身小歌迷,特意練習,替李昇基當鋼琴伴奏──這版太搞笑,表情各自趣味, 每次看都捧腹!

告別小友

因專注力障礙來治療了數個月的小友L本周四已隨母親返回英國了。

記得他初來時,搞得我精疲力竭,下針都是由L媽媽抱著他按著手腳,在掙扎角力中進行,每次都踢我的腿,哭鬧,抓著我雙手不讓我下針──四歲小兒的氣力當真不能小覷。

小友心思機靈動作敏銳,好奇心重,頭幾次一來到診所,就鑽到窗台拿我的水晶珠,窗台放了很多玻璃花瓶之類,我怕他會打碎,之後每次他來前,我都把治療床推貼窗台,用熱燈封住兩床間的通道,讓他不能走近。他對發出香味的物品特別喜愛,第一次來就搜出我的檀香磚把玩,又拿香薰蠟燭,第三次來把我的頭顱模型拆掉──因為有一塊顳骨丟失了,現在頭顱還未有復原……還有用鉛筆畫畫,在我的床鋪和枕頭留下了相當的痕跡……

可能緣分使然,小友很喜歡有香味的蠟燭、薰香之類,偏偏我診所每日早上都點香,有各式檀香磚、香柱,因我以前做靜心,診所周圍也放著各種大小的香薰蠟燭,對他來說,我的診所簡直是一個大寶藏……每次來到,他都可以盡情發掘和發現……所以,每當他來診,一打開診所門,他總是熱情地大喊﹕「王醫師!」然後衝進來,我就第一時間,眼明手快,包抄他制肘他,好讓他鎮靜下來,以免他到處亂竄。

他既然有這嗜香癖好……為了爭取他合作,他來診「表現優良」時,我會獎勵他一、兩粒檀香磚,還有山楂餅(其實差不多每次都獎勵)。近這月來,他在下針時越來越合作,有一次更不用媽媽抱著,讓我自由地下針。

「他自己問我來不來針灸,可能已經習慣了……」,L媽媽說──上週因為忙著辦回英的事務,停了一次針灸。

「這是不是最後一次來診?」上週他來診時我問媽嗎。因為24號(週四)離港的話,那上週五可能是最後一次診症。

「我盡量下周四飛前抽時間過來,想多臨飛前多做一次。」L媽媽說。不過直覺告訴我,週五應是最後一次見面了……

果然,周一周二都不見他來診的消息。23號一早我whatsapp L媽媽,祝她一路順風,她一直說很抱歉,因為忙於收拾物品,不能安排時間來診……剛放下手機,又傳來短訊通知,原來是L小友傳來音訊,說「謝謝,王醫師」──應該是媽媽促他跟我道別吧。相處短短數月,卻真是奇妙的緣分,小友雖然脾性剛烈,但跟我相處卻特別融洽……

小友精力過人,比較叛逆,下針的過程,由最初的負隅頑抗到後來願意合作,我真的感謝他對我的信任……也許英國那邊的教育制度,比較適合他這種個性活躍和自我的小友──在此祝願他能健康成長,一切安好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三月中開課的兩個中醫美顏保養課程,應該要用ZOOM授課,我之前未試過,有點擔心,病人余小姐聽我述說後,很熱心地即時為我演示如何開meeting,其實是按幾個鍵而已,但始終我初次用這形式教課,還是要請教技術顧問葉先生為妥,幸好他已答允替我解難,有他作為後盾,我才稍稍安心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****

冬天把脈真的尷尬,工作需要,執藥或針灸前後都要清洗雙手,冬天天氣寒冷,水龍頭的水冰涼,頻密洗手後再把脈,手一定是僵冷狀態,不好意思,次次請病人吃凍柑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這幾天,天氣又濕又冷,只有8至10度,整天下雨,沒見過太陽,坐在案頭,冷空氣滲進骨頭,被冷落幾年的暖水袋也得出土了。記得有一年冬天,非常寒冷,那時在沙田駐診,也是下雨天,寒風刺骨,實在難熬,我就抱著熱水袋搭火車,回想起那次情景,真是好誇張……

現在用的暖水袋的袋套,一面是絨面,一面是毛面,手放上去,特別溫暖,簡直是禦寒恩物。

*****************

農曆年前後,疫情又轉趨嚴重,年假後十樓樓層五個單位中,似乎只有我在開工,只有一、兩天聽到隔鄰有些人聲動靜。平日午飯總會在升降機碰到靠邊單位的員工,但農曆年以來,都沒有見到有鄰居出入……十樓仿佛進入了結界,那感覺挺夢幻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

久遺了的邪惡下午茶──乾炒牛河。以前在大窩口駐診,對面茶餐廳的餐牌就有這味乾炒牛河,那時貪方便──不用傷腦筋省下思考「吃甚麼」的時間──我差不多每周都吃一次。近這兩年,疫情關係午餐多外賣回診所吃,磅數有增無減,這種邪惡美食,只能偶而為之,否則萬劫不復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**

又濕又冷的天氣,怎可以沒飯到肚?連續兩天燒肉飯,米飯下肚,才感到身子暖和。

*******************

愛心早餐一份~好味道!

*******************

新春雜記

今年的農曆新年,一早就去花墟買年花。

銀柳是三周前買的,桃花和水仙是兩周前買的。

今年的花比較貴,正確來說,自從上年過年後,花價一直在較高位徘徊。以前大概25至30元兩枝百合,年後就一直大約售價40-60元,貴了差不多一倍。花農說﹕因為疫情關係(下省數十字)……

我想買水仙,一看傻了眼,水仙球平均價是50元一個,這麼貴啊,我真的想放棄了,後來逛完整個花墟,發現街邊唯一一檔最便宜的,100元3個球,水仙葉子還挺粗壯,比起60元一個的還要好,速戰速決,立刻請老闆娘替我挑了三個靚貨。然後走入內街街尾的花檔,桃花枝65元,價錢可說非常相宜……買回來的桃花和水仙,因為之後幾天天氣暖和,開得很快,而且今年較早買花,所以有幾天挺擔心花會不會開敗了,幸好,過年前三、四天,天氣又冷起來……吸取教訓,下次提早7-10天左右買花最適合,不能再早了……

剛買回來長這樣子~抱回家用水養起來, 再回診所~

我家有仙初長成 漂亮哈~

年二十九水仙花開燦爛

桃花因天氣暖 快高長大 買回來是只有一個花苞半開 過了一周 變成這樣~

年二十七,早收,趕去花墟買鮮花,一貫以百合和菊花為主,挑了兩枝紅色的,回頭再買兩枝黃天霸,包紙時老闆娘說﹕「嘩,妳這枝很多花苞,好抵啊!」然後再去買紫菊花。

這總算把花事搞定,大功告成!

週六早上,練胡中,突然有人敲門──奇怪啊,這時段也沒有約病人,訂的藥和針灸用品也於前兩天送了過來……開門一看,原來是病友H小姐。她特意送來新年賀禮。「啊,妳怎麼不先打電話來啊?萬一我不在妳不就摸門釘了?」「不礙事,我也是碰碰運氣……」她遞上禮物就離開了。

和H小姐結緣於數年前,當時她腰痛來看症,細問下才知道她是位鋼琴家,因為練習而勞損,那時臨近公演,她因病情而苦惱。我替她針灸用藥,見效挺快的,然後她不久又要到國內演出,在針藥下腰痛竟然沒有發作,順利完成所有公演。之後她每逢過節,就會親自送來粽子、月餅之類。後來因為社會運動和疫情,斷聯了一段時間,想不到她今年又親臨送禮,我真是很驚喜,感覺跟她挺有緣份的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十二月尾到一月中,先後有三位病人調理後成功懷孕,兩位是做ivf,一位自然孕,我真的很高興,因為替女士做孕前調理及ivf助孕,深知當中的生理和心理壓力。尤其近這十年八年,在助孕調理病案中,做ivf的佔多數,當中最年輕的是28歲,年紀最大的是44歲。以前試過有幾位病人都是在ivf開針時出現情況,其中最嚴重有兩位,一位腹脹如懷孕四、五個月,而且有失眠和輕度抑鬱;另一位就出現心口悶痛,呼吸困難,需要每天針灸吃藥去緩解……可以說,每位決定懷孕的準母親都是勇士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新一波疫情來得很突然,兩周前還在上按摩班的課,翌日就接到停課的通知。也好,年近歲晚,很多事情要辦,停課讓我回回氣,好整以暇,過新年~

道別儀式

最近在斷斷續續地看《家師父一體》的cut,偶爾刷到申成祿(其中一位主持成員)道別的視頻,順藤摸瓜,找來了好幾位陸續離隊的成員的告別片段。

這個節目每周一播,自從2017年底至今,已經四年多了,主持團隊除了李昇基和梁世炯一直謹守岡位外,都換過好幾代人。

第一代李尚允(李相倫)和陸星財主持兩年後離隊,中途接隊的申成祿和車銀優,也於大約半年前離隊了。

《家師父》團隊成員每周都見面,一起到不同的師父家中學習,兩天一夜共住共宿,經歷許多有趣難忘的時刻,建立了珍貴的友情 (或者更貼近兄弟的感情吧),離開團隊時難免不捨。隊員離開,總有自己的因由,有的要入伍,有的要有新的發展不能再兼顧工作,有的因為人生規劃有另外的方向……我特別欣賞他們的儀式感,認真地進行告別式,既是隊員間的告別,也是隊員跟觀眾的告別。

幾個人的告別式,反映各自個性,其中李尚允反差最大。

李尚允是首爾大學物理系畢業的,年紀較長,平日在節目中很沉靜,遇上大小事情也處變不驚,連笑容也是默默的甜著帶羞澀,妥妥的內向人格,就是玩死亡過山車,旁人嚇到面容扭曲,他可以像沒事的人一樣,面貌像進入入睡狀態(那集他是大笑點)。大家以為他很冷靜很內斂,但臨別依依,他卻激動地成了大哭包,震撼地感性……

申成祿,李尚允離隊後另一位大哥擔當。他是舞台音樂劇演員出身,唱藝術歌很動聽,個性比李尚允靈活一點,但還是偏向冷靜淡定,內斂型,正好中和李昇基的過度活躍和梁世炯的詼諧搞笑。申成祿很有才華,偶爾會露一手,讓人驚艷。這是他離別時給成員寫了短信──果然內斂的人都挺感性的。

然後,是兩位弟弟(忙內)擔當。陸星材,有點聰明有點個性又常常憨笑純樸的小弟弟,因服兵役要離隊,臨別前一天的晚上,說會妒忌新的接任成員,怕新人會做得比他出色,哥們就此忘記他。好可愛的小弟,真誠是很寶貴的天賦,好好珍惜他……

接任陸星材的是「臉蛋天才」車銀優。這小弟弟平日安安靜靜的,但有時很脫線,很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特別敏感。他給各位哥哥的惜別語,真誠又動人,難怪哥哥們都喜歡他,真的是個非常懂事又脆弱又堅強的弟弟,如果我是他哥,我要把他寵死了。

再看看申、車兩人臨別時的老曲崁新詞,雖然是很珍惜的時光,但也要各奔前程……人生中總有必須別離的時刻,能有這樣的道別,真的很好……

有個比喻是這樣說,人生旅程像搭公車,你不知道甚麼人會在哪個站上車,伴你一段路程,然後,在哪個站下車,或許就此不再相見……聚散本無常。

好好告別,真是生命的大課題大難題,尤其是至親摯愛,許多時當時並不知道是別離的時刻……唯一能做捯的,只有隨時隨緣,珍惜當下……

話說《家師父》這節目挺有意思,主持團隊每次會邀請不同專業的知名「師父」當嘉賓,到師父家去共同度過兩天一晚的時光,從中學習相關的技藝、體悟師父的人生智慧。被邀請的師父包括各界運動員、奧運獎牌得主、心理學家、藝人、作家、導演、廚師、播音員、律師、醫生、心理學家、甚至政治人物等。

現在只是隨意看些cut。希望日後能騰出時間,想從第一集看起……

本周雜記

陳醫師突然約晚飯,說是最後晚餐,因為政府又獻新猷,不久之後要打過疫苗的人士才可以到飯店用餐。

陳醫師說﹕「這是我們在酒樓最後晚餐了。以後約吃飯,就要叫外賣,帶到海旁對住個海吃了。」哈哈,這主意不錯,只有她才想得到 (而且會付諸實行)。

話說自從一個月前到食肆必須要安心出行,我已經沒有到過餐廳吃早餐了。雖然在舊手機已裝了安心,但還是嫌麻煩,寧願自帶早餐,既省錢又減肥 (似乎磅數真的下去了一點的說)。

「我兩年沒有去跳舞班了。」陳醫師說。她是跳中國舞的,不上跳舞班時,會很自律在家中拉筋兩小時,堅持鍛鍊,「現在在家中練習,省了兩萬塊錢。妳還有上曲課嗎?」

「我沒有上了。因為我不能戴著口罩唱曲。」在我的常識判斷中,戴口罩唱歌跟戴口罩做運動一樣,非常On居。本來想把口罩拉鬆點,露出鼻孔透透氣,卻引起「公眾」恐慌,惹來一些「熱心人士」勸諭﹕「安全著想想,要戴翻好個口罩啊!」我心想,四周充滿細菌病毒,怕死幹嘛要出來唱歌,留在家中自我隔離不就好了麼,我知道,這種大逆不道之言切切不可宣之於口,否則肯定會被圍毆和追殺,所以,我自動消失哈哈……

想不到,連陳醫師也想移民了,她以前一直沒有提過──她說她的死黨林醫師已經計劃一月中跑去英國,打算在那邊開一間老人院……自從抗疫以來,身邊不少人說要移民……要是陳醫師也走了,我又少了一隻飯腳了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近日反復在聽李昇基的《The Dreamer’s Dream》。他跟李敏鎬拍的(正確說應是李敏鎬拍他)是這首歌最好的一個版本,比官方版本更優。沉靜的冬夜,身旁友人暖意作伴,李昇基的嗓音在寒風中迴盪,平靜的歌聲,訴說夢想家心底激昂的掙扎……「人生路上選擇很難」,「每天在疑惑中行走」,「這真是我想要的麼?」「不想後悔,想要堅持」……其實這歌不單在寫夢想家,也真實地反映每個人的內心。我們誰不是,每天在選擇和疑惑掙扎中苦心求成?不想後悔,想要堅持。我們都是這樣從歲月中走過來……

(這視頻大概有版權維護, 不能在此貼上, 只能點擊收看>>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JE325Y0Bzc)

再三讚嘆李昇基的歌聲,他的聲音就有一種觸摸靈魂,鎮靜人心的力量……

再三讚賞這個MV版本。情到、境到、意到。冬夜清澈的空氣,獨自美麗的雪松和晚霞,沉浸在分享中的友情,兩人發自內心純淨的笑容,不畏寒風熱誠滿滿的製作人員,聲燈光影,還有動人的歌曲和歌聲…….每個情景都體現著美。

我想我們有五感、能多維度感受到美,是上天對人類最大的恩賜,因為一切美麗的東西,都能洗滌心靈……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這日無聊,趁空檔做了個美容針,啊,真是太無聊哈哈。但無聊也是奢侈品啊,要好好享受……

冬天,雜糧吃多了……因為要保暖(不是藉口)……

近日娛樂

近日在斷斷續續看《家師父一體》,看到昨天放送的聖誕特輯。主持團隊經過師父訓練後,唱出這首歌,本來以為聖誕節會很歡樂的歌唱氣氛,出乎意料地看到現場觀眾眼淚漣漣。好奇之下查了一下,原來唱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朝鮮族民族歌《阿里郎》,被聯合國列為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,其代表性大概相等如中華民族的《梅花》吧……民族感情啊民族感情,真正發自內心的話,是如此動人。縱使我不懂韓語,也不確切明白歌曲對這民族的含義,但第一次看到他們眼中閃動的淚光,和當中包含著的複雜情感,我也無端被感動了……

表演之前主持團隊練習歌曲時,氣氛還挺歡樂的……

看《家師父》是為了捧李昇基的場。

李昇基2017年赴兵役回歸後的作品,我一部也沒看過,直到前陣子,因為翻看《The King 2 hearts》,好奇查一下,才知道他退役後已經拍了三齣劇──《花遊記》、《浪客行》及《窺探》,我一起補回去了,然後連《家師父》都在看了。李昇基是我信賴的演員,之前還看過他的《燦爛的遺產》、《九家之書》、《你們被包圍了》,每部作品都見到他的進步,也不會重復自己,對於這樣優秀的演員,他的作品我都不想錯過。

李昇基是歌手出身,唱而優則演 ,反而唱歌方面有點不著力, 隔幾年才出一張專輯。

去年他在《家師父》中獻唱《被禁止的愛》,三天內點擊率56萬次。原來年紀輕輕時,他曾經唱過這首歌,當時唱功已是非常有實力。

《被禁止的愛》2020夏天熱爆網絡版~

青澀的李昇基唱《被禁止的愛》(副歌部分),是哪一年的李昇基?其實他的包子面我超喜歡,現在的他我都認不出了(拜託不要再微調不要再瘦下去, 以前的臉已經好好看了) ……尤其上《家師父》,他都素顏了,唉,真的沒有偶像包袱麼……

2020熱爆版曲唱得好,但還是比較炫技啊。年頭李敏浩請他當嘉賓,演出自製的節目,本來想貼是李昇基自己的歌《The dreamer’s dream》,但好像版權不讓貼, 改貼這個視頻, 露營加上夜色和李昇基感染力的歌聲,我覺得更帶感……

視頻貼上後APPS不能打開, 但可在網頁版打開或按地址: https://youtu.be/73h3OjzlHdg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第二班按摩班課堂已經開展了兩周,同學不適應用簡報,比較喜歡跟筆記,這班同學耐心不錯,還挺留心做筆記……

上一班同學在最後一課送我的禮物,感謝卡、小植物,還有餅卡……這班同學我好喜歡,隨和又熱情。實習試成績出來了,我教的身按部分考試,十四個同學中有十二位及格。作為第一次教授的課程,這成績我是非常滿意了。

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,它的檔案名稱為 img-20211202-wa0000.jpg

病人林小姐的聖誕小禮物~精美~

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,它的檔案名稱為 20211219_165916.jpg

推拿課堂

推拿課已於十月中開始了,已上了五節。雖然這課程是培訓推拿師,但所用的筆記確實是大學的內容,一樣要學習經絡系統,記經絡走向及穴位,只是我們以前要記三百多個穴,推拿班就精選了六十多個穴。我們以前還要記一些特效穴,如何配搭等,推拿班則不用。

大學的課程基本上是循序編排的,學針灸前已經上過解剖課,所以,對同學人體生理結構及解剖名詞有一定認知,針灸課導師在班上,基本上不會花太多時間教我們找穴位的。但這推拿班的同學,學程是同步的,當我教經絡時他們還沒開始上解剖課,所以我堂上講述穴位定位,很多時要順帶說明一下解剖概念。

為了確保同學找到考試範圍內的穴位,我除了找同學出來示每個穴位的範定位方法外,更讓他們分組,互相找尋穴位,然後他們每人都要找一次給我看,確保他們掌握定位方法。課堂還挺活動形式的,不會沉悶。

這班同學的優點是,非常專注聽課,無論分組活動時多麼興奮嘈雜,當我一開咪講課,他們秒靜下來聽講,這點讓我非常滿意。

班上同學通過校內筆試後,還需要出外面試及考執業試。這課程我第一次教授。

為了掌握考核原則,我已報名參加了三個模擬試課節,都在十一月進行,所以這段期間會比較忙吧……

這推拿課會在十二月初完結。總共上25節,上了5節,即完成了1/5,進度理想。

因為要準備ERB的課程,已暫停了曲課半年了……有點想念同學和老師了,十二月完成推拿課後,可以重返曲課班嗎……

每天繼續練習二胡,把空弦拉出趣味來。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。拉好空弦也不容易。在網上看到一個練習空弦的方法,就是拉弦到差不多盡時,手肘不動,只動手腕轉腕,推弓將盡時,同樣大臂不動,只是動手腕,把手「送」盡。這就是停頓大臂轉動手腕的原則。要慢慢練。練了兩、三天,感覺對於運弓控弓挺有幫助。用這方法運弓拉出來的曲子,音色比較結實通透……

附近開了間餐廳,初開的關係,客人不算多,合我意。三十元的早餐,挺便宜了—– 同區同樣的餐,要三十三、四元啊!這裡的沙嗲牛肉麵還不錯,檸檬茶也夠濃。

現在的餐廳檸檬茶,真是沒有多少是好飲的,大家樂的檸檬更是苦果DD!記得兒時住處對面有間茶餐廳,煮起檸檬茶時,檸檬香氣四溢,經過都忍不住要多嗅幾下,好氣味確實令人心情美好!現在還記得那種陳香,可惜,味道只能留在記憶裡了……

另一間餐廳,屏風懷舊風格,挺特別的。

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,它的檔案名稱為 20211017_091413.jpg

推拿課午飯只有一小時,平日都是附近吃麵條,這次第一次帶「飯盒」到公園午餐,飯盒有一個包,一隻雞蛋。樹蔭下的午餐,休整休整……

夏天過去了,最後一擊,把剩餘的o者o里粉都煮開了,o者o里+花奶,人間美味之一。

推拿二三事

說起推拿,近數來已經很少做了。因為年紀大,嫌太勞累。以前一天做三、四個推,其實也蠻吃力的,因為推拿比針灸需要更大能量,所以,推拿師傅一般著重日常鍛鍊,有氣功傍身。

我做的推拿,不屬中醫傳統手法,而是以前跟舊東主張秀瓊小姐學的。她用的是祖傳撥筋法,是治療性為主。曾經有段時間我對推拿很有興趣,稍有鑽研,幾年間學過一些顱底治療、身體結構重整、推淋巴和經筋療法。之後因為自己減少接症,又停了這方面的學習。

想不到重拾推拿,原來在課場。

十月分開推拿班,我又重溫一遍傷科學和推拿學的各式推拿手法。

我的推拿基功,是從浸會推拿課而來的,但唸完該課程後,除了理論和不斷的實習外,功夫可以說是,空白一遍。空白,因為導師教授時,只「教授」我們一式「滾法」,考試也只考一式「滾法」,其他如拍、拿、推、按、抖、揉、撥、捏、振、點、壓、擊等,全數沒·有·教 ( PS~如果但求有「唸」過課文筆記上的文字都算教過,那我收回此聲明)!我們整個學期,就只是練習「滾」法!所以,滾法我基本上很熟悉――但我臨床也不用滾法啊,因為滾法用起上來是挺累的,我可以用其他更有效率的方法鬆解,就不會用到它!

推拿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。不只是「明白」做法,那是字面上的明白,跟落手落腳去做,不是一回事。在學時,導師從旁觀察、糾正,那是沒有的事――除了做滾法,那時我們分組,天天做滾法……整個學期也在做滾法!很荒謬,但那是實情。然後去診所實習時,我們實習生負責前奏部分――先推鬆病人的肌肉 (通常是對手法要求較低的背肌,只要你肯出力肯花時間,沒學過推拿的也一定推得鬆),等老師來做治療。但推的過程,基本上沒有導師在旁,就算在旁,也不會糾正你的手法,他對病人也應接不暇,哪管得上你!所以,基本功,在學校是沒有的事情。

在推拿方面的基功,我是日後在進修及工作臨床上慢慢累積回來的,跟浸會的推拿課,無大關係。

推拿跟針灸一樣,很講究悟性 (其實所有學科都講究吧),手感強弱,當然也可以練習增進,但確實存在著天賦成分。天賦、理論、練習、臨床幾方面結合,才能慢慢提升。

浸會的傷科和推拿課、導師的教導方式,真是,一言難盡,對我來說,導師的態度,算是個反面教材。由於曾身受其害,我也不欲誤人子弟。作為推拿導師,我希望能切實教導同學學習,至少掌握各種手法的最基本方法,不是理論,而事實在的懂得每一種手法應怎樣做。而且,推拿姿勢、用力不當,先不說病人,推拿師自己也會受傷,如何保護自己、避免工傷,應是教學重點之一。

成人教學,本來就不容易,因為同學有一定年紀和限制、質素很參差 (但我估計報推拿課應該還是體質較強的人士吧),我只能做好自己的部分……至於最後能學習多少,就看各人的緣分了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中秋,指定動作。

%d bloggers like this: